以下为报告概要:
阿里巴巴将于2015年1月29日美国股市开盘前公布2015财年第三财季业绩,并在美国东部时间当天上午7:30举行电话会议。我们预计,受到用户增长、“双11”销售额强劲和移动商业化持续改进的影响,阿里巴巴将公布一组强劲数据,营收和利润都有可能超出我们的预期。我们相信,阿里巴巴繁荣的生态系统将继续塑造中国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并在未来几年实现长期增长。
关键财务预测。我们预计阿里巴巴第三财季营收为26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0%,环比增长56.8%,彭博社分析师平均预期为276亿元人民币,主要受到220亿元人民币中国零售营收(同比增长36%,环比增长71.9%)和17.4亿元人民币国际商务营收(同比增长37.7%,环比增长7.6%)的影响。我们预计其中国零售交易额约为78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7.6%),但由于“双11”的销售强劲(57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3%),所以预计还有上涨空间。我们预计总体转化率将从上一季度的2.30%增至2.81%。我们还预计其第三财季non-GAAP(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EBITDA(未计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盈利)利润率为51.7%,较低第二财季增长1.2个百分点。总体而言,我们预计第三财季non-GAAP每股收益为3.99元人民币,低于分析师4.63元人民币的平均预期。我们认为,这一差异主要是源自股权奖励支出和股本测算。
移动端仍是关键动力。我们认为移动端总成交额增长和商业化效率的改善,仍将继续成为第三财季的关键增长动力。我们预计中国零售集市移动端总成交额同比增长205%,达到3180亿元人民币,约占总成交额的40.8%,预计PC端总成交额同比增长8.8%。另外,我们预计移动商业化效率还将在第三财季进一步改善,原因是移动广告仍在取得进展。我们预计第三财季的移动端转化率将增至2.5%,高于第二财季的1.87%。整体而言,我们预计移动营收将同比增长580%,达到79.6亿元人民币,约占中国零售营收的36.3%,高于第二财季的29.1%。
由于季节性因素,因此预计利润率适中。阿里巴巴non-GAAP EBITDA利润率过去几个季度大幅萎缩,从2014财年第三财季的60.0%,萎缩至2015财年第二财季的50.5%,主要源自并购、项目投资以及销售和营销开支等。我们预计第三财季non-GAAP EBITDA利润率也将环比增长120个基点,达到51.7%,主要受到旺季因素的影响。
关键关注点:
1)移动端总成交额增长和转化率趋势;
2)利润率趋势和展望;
3)IPO(首次公开招股)后的并购战略;
4)O2O战略最新进展。
投资主题
我们预计,到2018年,中国将有14%的消费转向阿里巴巴的中国零售集市,高于2013年的7%。阿里巴巴已经深刻改变了中国消费者的购物习惯,而且成为全球盈利能力最强、增速最快的大市值互联网公司之一。除了广泛讨论的中国经济向消费驱动模式转型外,我们还认为,中美零售基础设施的差异,也是导致电子商务在中国扮演重要角色,但在美国仅扮演补充角色的系统化原因。2018年,电子商务将占到中国消费总额的18%。我们认为,可持续的增长前景和以巨大规模为基础的强大盈利能力,都使得阿里巴巴成为了颇受全球投资者欢迎的互联网资产。阿里巴巴的零售集市约占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总额的83%,在2013年中国总消费开支中占比也达到7%,是排名第二的京东商城的15倍。
估值
2015年12月的目标股价为122美元。我们目标股价对应2016年的市盈率为32倍,预计2016年non-GAAP每股收益为3.81美元。我们目标价采用的PEG(市盈率相对盈利增长比率)为1.3倍,预计2016至2018年的每股收益复合年增长率为25%。之所以将市盈率作为主要估值方法,是因为多数大市值互联网公司都是以营利为驱动的。Facebook目前的股价对应2016年的市盈率为30倍,腾讯为21倍。我们相信,由于财务指标更好,所以阿里巴巴应当高于Facebook目前30倍的市盈率,但由于面临宏观经济环境和VIE结构等中国特有风险,所以应当低于Facebook目标价对应的34倍市盈率。
风险因素
关键风险包括:1)腾讯和百度等中国大型互联网公司可能对阿里巴巴的本地化服务业务构成威胁;2)2014年的投资周期可能长于预期,利润率复苏晚于预期;3)移动商业化改善进程可能慢于预期;中国零售集市交易总额和长期的营收增长的可持续性;4)中国政府对互联网内容和活动的潜在监管;5)投资者对公司结构的潜在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