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2022 年11 月9 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联合发布《“十四五”全民健康信息化规划》,强调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推动卫生健康工作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十三五”期间,全民健康信息化深入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十三五”期间,国家明确以信息化建设为基础、以大数据发展和“互联网+”服务为引领的全民健康信息化“一体两翼”发展思路,多项制度规范、标准相继落地。在互联互通方面,国家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初步建成,建立健全全员人口信息、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和基础资源等数据库,7000 多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接入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2200 多家三级医院初步实现院内互通。在创新应用方面,截至“十三五”期末,全国建成1700 多家互联网医院,“互联网+医疗健康”发挥突破时空限制免接触优势,在保障患者就医需求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下一步,围绕基础设施、共享应用、投入保障、网络安全等方面,我们认为,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仍有强化空间,信息化建设投入机制有望进一步完善,数据要素价值将充分发挥。
“十四五”期间,全民健康信息服务有望向体系化、集约化、精细化发展。《“十四五”全民健康信息化规划》提出,加大信息化建设统筹力度,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集约化建设,进一步破除数据共享壁垒。文件强调,“十四五”期间,到2025 年:1)基本实现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与全民健康信息平台联通全覆盖;2)建设完善卫生健康行业网;3)二级以上医院基本实现院内医疗服务信息互通共享,三级医院实现核心信息全国互通共享;4)全员人口信息、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和基础资源等数据库更加完善;5)建成若干区域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与“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省。文件要求开展全民健康信息新基建强化工程、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改造工程、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促进工程、基层信息化能力提升工程、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工程。文件还指出,支持将医院信息化互联互通情况纳入医院绩效考核、等级评审等工作中,将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发展情况纳入卫生健康部门的考评范围,与经费拨付、设备配置、绩效评价和人员考核相结合。
公卫、医院信息化水平将着力夯实,数据互联互通、互联网+服务等重点强调。
我们认为,国家将以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为基础,全面推进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提档升级。文件强调将信息化作为医院基本建设的优先领域,充分体现国家对医疗信息化行业的高度重视;文件罗列了医院内部信息系统、新一代数据中心等建设部署要求,我们预计将有力支撑医疗机构信息化投入水平强化,特别是电子病历、数据平台等的建设有望加快。文件还肯定了“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模式取得的成效,要求完善相关服务,包括远程医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电子处方区域流转等。近年来,国家围绕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针对处方药网售、在线医疗服务等进行规范健康发展的引导,我们预计在政策支持下,行业未来成长空间广阔、趋势向好。此外,文件还针对健康医疗大数据创新应用进行了鼓励与引导,医疗行业数据价值在安全可控前提下有望充分发挥。
风险因素:医疗信息化行业政策落地不及预期;医疗机构信息化投入力度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局部疫情反复影响项目招投标、交付验收进度。
投资策略:《“十四五”全民健康信息化规划》近期正式发布。文件明确强调把信息化发展摆到工作全局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将其纳入重点工作计划和列入各部门年度考核指标,并明确医院信息化互联互通情况与绩效考核、等级评审挂钩。我们看好信息化建设层级提升所带来的行业广阔发展空间,头部厂商凭借着长期的研发投入、产品打磨、销售能力建设有望充分受益。文件围绕公卫、医院信息化建设提出了发展目标、专项工程、攻坚行动等,并针对“互联网+医疗健康”、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发展进行了鼓励与引导,我们看好医疗机构信息化投入水平强化,特别是电子病历、数据平台等的建设有望提级提速。推荐创业慧康、卫宁健康,建议关注万达信息、嘉和美康、阿里健康、平安好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