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阵子,网上有关余额宝冲击“国家经济安全”的口水仗打得高潮迭起,只是在一众“宝粉”的强力声援和小川行长表态“不会取缔余额宝”之后,这场闹剧才算是暂告段落。然而,就最近一年来如雨后春笋般冒头的互联网货币基金产品而言,安全性的课题似乎并未就此画上句号。
互联网资金账户的安全,早就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大约两三个月前,类似“某某宝被盗刷6万多元”等惹眼的新闻报道仍不断出现在公众视线中。最近全国“两会”期间,互联网金融业是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之一。在围绕互联网金融的非议和疑虑中,资金交易安全无疑首当其冲。
提到互联网资金安全,一个关键词被反复提起——“资金闭环”。顾名思义,所谓闭环就是一个相对封闭的资金流转系统,能最大可能地规避外部风险因素。
资金闭环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哪里呢?举例来说,为了消费便捷,互联网宝宝往往对接一个支付账户,进而赋予了互联网宝宝消费和转账的功能,然而这样一来,资金流就并非完全闭合了,而是开启了“向外流”的缺口。一旦账号和密码被窃取,他人就可以轻松地将你的互联网宝宝账户中的钱转入你的支付账户,再转到他人支付平台账户,甚至直接消费。
在资金闭环角度来讲,银行在资金账户安全方面教条般的严防死守就成为了优势,资金划转方面安全性更为凸显。以兴业银行和兴全基金最近推出的“掌柜钱包”(对接兴全添利宝基金)为例,用户一次只能选择一个银行账户与掌柜钱包进行关联,转入掌柜钱包的钱从哪张银行卡来,就回哪张银行卡去,严格遵守同卡进出,最大程度降低了资金被盗的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银行系宝宝在密码方面还有额外保护。比如掌柜钱包就设了登录密码、支付密码、银行卡密码和手机验证码的四重防护。万一你手机遗失,他人仅凭手机验证码无法获得支付密码,而是需要“银行卡密码+手机验证码”才能重置支付密码,不法分子只能“望机兴叹”。但是,前提是你不能把所有密码都设为同一个,至少要把银行卡密码区分开来。
目前来看,互联网宝宝和银行系宝宝各有优势,前者在便捷性方面更胜一筹,后者则在安全性上暂居上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