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正文
分享到:

多看阅读:“昂贵”体验如何盈利?

时间:2012-08-11 09:17:37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评论:0 点击:0

一本《源氏物语》,内附上百页的高清彩绘插图,排版设计创造了多项行业技术突破,连同配套的互动服务,标价18元,价格不到纸质版的七分之一,这样的电子书,会有多少人愿意买单?

类似的问题,多看科技创始人王川几乎每天都要面对。

2010年2月,“为了做一本自己读着舒服的电子书”,王川创办了多看科技,不到两年时间,他眼前的市场就已经是一个争夺惨烈的“红海”。

无论是终端制造者,移动运营商,出版社,还是互联网企业均已开始对数字阅读这盘棋筹划布局。远有汉王、盛大等终端生产者的“阅读器”大战,近有当当网、京东,淘宝等大型电商纷纷启动付费电子书城。

王川早就意识到了挑战的严峻,他坚持从创业第一天起就和每个来谈判的投资人强调,自己要做一家“不挣钱的公司”。

从为Kindle做随机程序起家,历经多次试错,多看终于发展成从编辑到研发共有五六十人,一年能制作1000多本电子书的团队。而在寻找盈利模式的问题上,多看始终停留在“张望”阶段。

对此,“中国用户可能不会为内容而埋单,但可能会为体验而埋单。”王川始终在较劲。他坚信,用心雕琢产品,尽善尽美地提升用户体验,这样的产品一定不会没人要。

然而面对一个盗版唾手可得,读者付费习惯又需要从零培养的尴尬环境,依靠阅读体验和巨头们争食,多看到底能走多远?

按照晨兴资本合伙人刘芹的说法:“在激烈的竞争中,这个行业的参赛者们各有各的打法,而多看选择的,无疑是难度最高的那种。”

“奢侈”体验价值几何?

一本电子书做到什么程度,算是满意的阅读体验呢?这个问题的极限目前仍在不断被突破。

在多看公司的会议室里,主管技术的副总王毅拿着ipad向记者一本一本介绍多看阅读标准:“书的排版要精良,字号字距都经过标准化处理,有图文混排,能够适应在各个平台阅读,所有阅读数据都可以同步,书摘和批注都会被保存。”

与此同时,多看还努力为阅读加入更多的互动服务:如果读者在看书时发现了阅读的问题,通过点击屏幕就可以直接输入修改建议,建议会被发送至多看的邮箱,有专门的编辑团队根据意见进行修改。一旦修改完成,在书城客户端会自动生成新的版本,供读者实时更新。“这种做法目前在国内的行业里是绝无仅有的。”

按照王毅的解释,多看目前所做的,就是竭尽全力地表达诚意,“我们现在的理念就是不让用户在买书之后感到后悔。阅读体验不会有极致,我们把电子书看成是艺术品,它不是纸质书的翻版,而是要做到完全超越。”

如此这般追求极致品质的背后,代价有多大?

此前曾有媒体报道,多看科技2011年研发的一本电子书《公司的力量》,两周的制作成本达到10万元人民币。

“其实真正用到成本甚至不止这个数字。”王毅正是当时《公司的力量》的团队负责人,他对记者说,当时公司的技术和设备都尚处起步和摸索阶段,处理《公司的力量》这样的书,制作工序极端繁杂。

“牵扯的东西太多了。首先有300张图,每一张图片都需要设计师重新处理,压缩,裁剪,调整位置和色彩位数。再加上排版,测试。很多都要手工进行,你可以理解为相当于把这本书重新排版了一次,要一段话一段话地重排。”王毅带着两个工程师,整整干了一个月才将《公司的力量》完成,最终花了多少钱,他自己也已经说不清楚了。

在多看书城中,这本《公司的力量》的标价是6元。而这还不是最终计算成本的价格。在这个基础上,还需要考虑让出版社获得足够的利润,“不能让他们只赚吆喝,不能让出版社觉得数字出版是无利可图的,这种合作不是长久之计。”据王毅向记者介绍,通常情况下,电子书和出版社方面会按3:7的比例分成。

而这还要扣除支付成本,“比如说在苹果iOS平台上支付,苹果公司要先扣除30%,剩下的70%双方再按照3:7分成。”

这样掰手指头算算,《公司的力量》要卖掉30万多本才能收回成本。

但显然,海量销量对当下的多看来说,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据媒体报道,在上线后的5个月中,《公司的力量》的销售额为八千册,而其他一同在iOS平台上发布的图书单行本总共也只卖掉三万册。面对多看竭力展现的诚意,真正愿意掏钱买单的消费者却寥寥。

盈利模式的纠结

尽管王川等在阅读品质上大力投入,但另一现实是,创业两年来,多看却始终没有找到明确的盈利模式。

有多少读者愿意为无形的精神产品付费?在中国当下的知识产权环境之下,答案是颇为寂寥的,这其中缘由复杂多样,而盗版的猖獗,是最为重要的原因之一。

“盗版是现在我们的头号敌人”。在王毅看来,盗版的横行,是目前读者不愿意掏钱的最主要原因。

的确,随便搜索一下,盗版图书非常容易找到。这些书质量有时甚至是糟烂的,但是因为免费,很容易被读者接受。这个问题不解决,谁来为电子书买单?

盗版之于电子书企业,又是一个无限循环的难题。目前电子书领域中盗版侵权形式主要分为两类,一种来

自黑客对“数字版权管理”的破解,长期以来,全球软件界对于这种盗版方式并无有效的抑制办法。而另一种盗版则来自电子书业者自身。目前很多互联网站均已“资源共享”为自身的立足点,以此积累用户数量。然而这些网站所分享的往往都是大量未经授权的电子书资源。

大量“免费资源”的存在,中国的更多电子书商的应对措施便是不断地压价,“最终电子书卖成了白菜价,”上海九久读书人创始人黄育海对此曾表示,“很多事被互联网表面的‘亲民政策’害了,大家甚至已经习惯了‘免费’,根本不在乎这种免费大餐能吃多久。”

而易观国际(微博)分析师李艳艳则表示:“盗版问题与优质畅销内容的缺乏加剧了用户不愿付费的态度。市场只有不断培养不愿付费的用户开始付费,让愿意付费的用户找到满意的内容而为之付费,这是需要同时考虑的问题。”

但这几乎就像一个连环套,盗版在阻挡了付费用户的同时,也堵住了内容的渠道,“很多大而皇之的网站上随处可见盗版,在这种环境下,真正的好书很难得到付费的支持,出版商和作者都得不到好处,因此他们做电子书的热情更低。”王毅表示。“由于担心与纸质书的左右互搏,出版商对待电子书的态度本身就很保守,如果再担忧版权,这样就更不愿意把最好最新的书给你。”

那么,在这种环境下,打“品质”这张牌,还能持续多久?

王毅对记者表示,培养读者的版权意识,形成真正的消费习惯,这个周期至少需要3-5年,而多看当下的应对策略便是:“让正版的品质做的超过盗版”,王毅说,“如果一本电子书,设计足够精良,读起来很舒服,买到了书还能享受全方位的阅读服务,而且价格也不贵,你为什么还会去买盗版呢?”

而以出版《乔布斯传》数字版而闻名的唐茶的创始人李如一则表示:“纸书产业已经非常成熟,但盗版纸书从未绝迹。盗版可恨,但单纯地打击盗版而不同时构建正版环境,并不能改善电子书市场的现状。只有持续提供优质、价格合理、支付简易的电子书,才有可能让电子书的未来早日现身,并让作者和出版方的利益在一个健康、良性的环境内得到保障。”

精益创业:“极致”就是模式

从创立多看伊始,王川似乎意料到了这个行业的难度。他找雷军(微博)谈投资时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们能不能做一家赔钱的公司?”此后,王川见到每一位投资人都会强调这家公司“不赚钱”。

靠“不赚钱”的概念,王川拉到了包括雷军,徐小平和晨兴资本在内的1100万美元投资。

从远景看,多看的未来很光明,雷军曾对多看的未来做过设想,如果电子阅读器能做到500元以下,中国消费者的普及将是几何数地增长。

而眼下要做的事儿,则只能是在行业的“红海”拼命找活路。

中国的电子书市场,竞争已经堪称惨烈。一方面,市场中已经有中移动,联通这样的大型电信运营商,而阅读终端制造的行业老大汉王和手握内容优势的盛大也已确立了明显的优势。与此同时,擅长规模作战的电商,也开始加入到圈地运动中来。从用户规模和供应链资源上,他们无疑更接近“中国的亚马逊(微博)”。

这些行业里的“大胖子们”和多看都在做同样的事——积累用户。

“多看致力于以打造优质用户体验变现,目前其所提供的用户体验已得到行业内认可,但至于盈利方面由于精品电子化的成本过高,实现盈利需要规模优势。”分析师李艳艳如是表示。

但在吸引用户层面,大佬们出手无疑更阔绰。

2011年12月,当当网宣布电子书付费下载业务上线,并号称与全国一半的出版社合作,图书规模很快增加到10万。而此后不久,京东商城也同样宣布启动电子书刊项目,排场也不小,首期上线图书品种超过8万种。

从内容资源来看,无论是当当还是京东,都与多看类基本重叠。这不由会引发一种尴尬的假设:如果电商推出的电子书不至于质量太差,面对丰富的图书品种,用户还会选择体验更好但内容资源要小得多的多看么?

对于这个事,王川表现出了一种拧劲。“具体怎么赚钱,我不知道,我也没想过。我只是认为,认真地做好产品,让读者真正地受益,就一定能赚到钱。”

记者曾问王川,多看能走多远,王川回答:他从不考虑这个问题。

把阅读体验做到极致再极致,也许这就是多看的商业模式。

而这也许是唯一的模式,作为天使投资人的刘芹对记者说:“从生存角度讲,做好阅读体验仍是多看这样的小公司的唯一机会,拼别的,一点机会都没有。”

但同样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专注于阅读体验,已经成为多看在早期的发展中的一个非常有效的引爆点。但是随着经营的深入,这种引爆点最终还是会变成产品的基础价值。如果有一天,行业内所有的竞争对手都能做到统一的体验,多看怎么办?

“单纯的所谓‘阅读体验’是一种被高估的东西。好的阅读体验是阅读产品的基本要求,不值得当作优点夸耀。能让读者看到什么样的书,才是最重要的。”同样追逐阅读极致体验的李如一也在思考同样的问题。

“多看未来应当尝试从用户方面分类,偏高端的用户对用户体验还是在乎的,但这种模式只能发展作坊模式了,继续耕耘小众市场。”对于多看的未来,李艳艳如此评价。根据实际情况看,单纯的依靠阅读的品质成为中国的亚马逊,也许真的只能等待奇迹发生。

但同样的问题,在知乎的论坛中,却有不同的回答:“乔布斯当年在做音乐,MP3,手机之前,这些行业哪一个不是红海?”

王川曾对记者说起投资人徐小平对他讲的一个故事:“有人说犹太人没有自己的祖国,是世界上最悲惨的民族,但犹太人的回答却是:我们的祖国在书里。”

“如果坚信自己的民族有希望,就一定会有人读书。”徐小平对王川说:“如果你相信这一点,你就坚持做书。”